在线客服

清明时节雨纷纷,长相思里彩鳳飛

发布日期:2021-04-02点击次数:816次

分享到:

清明节,总会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既描绘了古代人在清明时节的所见所闻所感,也表明了清明时节人们想借酒来平缓或者是暂时麻醉自己哀悼亲人的心情。

那么从古至今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清明要喝清明酒又是怎么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习俗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而在隋唐之前,人们重寒食、轻清明,直到唐玄宗时,才将清明节扫墓正式编入礼典,归属当时的“五礼”之一,成为重要的年节之一。

在清明节假期,人们除了祭祖扫墓的习俗之外,还逐渐形成了外出荡秋千、蹴鞠、插柳、放风筝等风俗习惯,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不论刮风还是下雪,都要出去踩一踩)

扫墓祭祖:民间清明节扫墓祭祖主要有两种仪式,一是“培墓”;一是“挂纸”(闽南语)。“培墓”也又叫上坟、墓祭、祭扫,包含修墓培土和祭拜,并且用银朱重描墓碑上模糊不清的字体。还有一种年年“挂纸”的作法,就是“压纸”,也叫“挂墓”、“挂钱”,意思是替祖先“盖厝瓦”修房子,表示这个坟有后嗣祭奠,不是无主的孤坟。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戴柳:“插柳”同时是寒食和清明节的习俗,人们在门户上、坟上插柳,在头上戴柳条编的饰物,在宋代遍及千门万户。中国还有的地方,祭祖扫墓时也在坟上插上一些柳条。

清明酒

清明节何以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清明节就已有相应的饮酒活动,饮酒不受限制。清明节都要为去世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和若干碟菜,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清明节从诞生之日起,就和酒有脱不了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节习俗不断发生变化,但扫墓、踏青这些活动,任然保留并被人们重视。而且在这些活动中,无论是出于对祖先的缅怀和祭奠,还是对大自然美景的享受,饮酒,不管在野外或是家里、抑或是酒家,依然是少不了的。

如今,酒与生活、节日都是密不可分。酒,是我们对先祖的祭奠,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叹息;更是回归自己的内心,对自我的追寻与洗涤。